5月28日,中國石油川渝頁巖氣前線指揮部傳來消息,中國石油在川南形成了頁巖氣開發的關鍵技術體系,3500米以淺工藝技術實現更新換代,3500米以深主體工藝取得突破,為川南頁巖氣規模效益開發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川南是中國石油頁巖氣勘探開發的主戰場,主要分布在四川宜賓、重慶永川和云南昭通等地。
2010年,中國石油成為中國第一家生產頁巖氣的企業,之后中國石油在川南迅速形成規模產業,建成長寧、威遠、昭通等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形成頁巖氣勘探開發六大主體技術,實現了3500米以淺規模效益開發。

中國石油不斷探索、創新、實踐,3500米以淺工藝技術實現更新換代。通過“裝備、技術、管理”全面升級,單井鉆井周期最短27.6天,水平段最長達到2810米,并形成適應川南地質工程特征的新一代水平井體積改造技術,單井最高測試日產量達71萬立方米。
川南頁巖氣,3500米以深資源量占86%,具有巨大勘探開發潛力。中國石油鉆獲黃202、瀘203井等一批深層頁巖氣水平井,3500米以深主體工藝取得突破。

深層頁巖氣鉆井復雜、儲層鉆遇率低,中國石油不斷完善鉆井配套技術,形成深層頁巖氣鉆井工藝,鉆井周期由210天下降至120天,Ⅰ類儲層鉆遇率由50%提高到90%以上。
深層頁巖,閉合壓力高、水平應力大,壓裂難度大,中國石油采用“低粘滑溜水、大液量高排量泵注+大粒徑支撐劑、高強度加砂”的復雜縫網體積壓裂方法,初步形成了深層主體壓裂工藝,單井最高測試日產量達137.9萬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