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總承包分公司承建的洪灣港北片區(一期)項目施工現場,數百臺真空泵正在不間斷地進行抽真空作業,而每臺真空泵均能保持正常運轉,現場卻鮮有管理人員巡檢,這不禁讓大家感到疑惑……
“以往的軟基處理抽真空膜下真空度監測都是通過人工巡檢的方式監測的,費時費力不說,監測精度和準確度也不能保障?!奔夹g人員許恒說道,“壓力表設置在密封溝的四周,抄表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落入水中,十分危險?!?/p>
洪灣港北片區(一期)項目洪灣西排洪渠土方填筑航拍圖。攝影:紀中允
該項目真空預壓軟基處理面積達138萬平方米,相當于193個標準足球場大小,遇到施工高峰期,50余萬平方米的軟基處理區域同時開展抽真空施工作業,根據設計要求,至少需布設500臺真空泵及250套真空壓力表同時連續工作,并時刻保持膜下真空度穩定在負80千帕以上。這就要求技術人員需24小時輪班巡檢,通過人工觀測表盤數值的方式,查看真空泵運行狀態、真空膜密封情況,發現異常需及時檢修。
“現在網絡技術這么發達,能不能坐在辦公室就實現對現場抽真空情況的實時監測呢?”該項目總工程師姜立寶大膽提出智慧監測的想法,并立即著手落實。業余時間,姜立寶一邊在網上學習相關知識,尋找理論支撐,一邊向行業內的專業人員請教,掌握技術要點。
2020年,中國鐵建港航局加強智慧工地建設與信息化應用,將該項目定為“智慧工地”試驗點,推動施工現場智能化管控,提升施工管理效率,以數字化轉型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在集團公司的大力支持與指導幫助下,該項目迅速成立軟基智慧監測課題攻關小組,針對抽真空實時監測及質量控制等內容開展研究攻關。在技術團隊的反復探討、研究、試驗、論證、調試下,創新研發出一套真空預壓在線智能監測系統,實現將傳統的真空壓力泵與5G技術相結合,將真空度壓力、電流等數據利用5G網絡傳至電腦后臺,實現對真空泵工作狀態的電流、膜下真空壓力的實時動態監測,切實提高了工程質量及施工效率,還降低了人員、管理成本的投入。
據悉,真空預壓在線智能監測系統主要由感知層、傳輸層、應用層及用戶終端等4個部分組成,可實現數據實時監測、遠程集中管理、原始數據處理、數據斷點續存、越限告警、主動故障提醒、設備遠程控制等功能,可實現對真空預壓軟基處理抽真空的全過程監測。技術人員坐在辦公室內輕點鼠標就可以掌握各項抽真空數據,一旦發現數據異常,即可聯系現場維修人員定點維修,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利用該系統不僅可以實現現場數據的監測、采集和保存,還可以實現數據的整理、預警和二次利用,作為竣工驗收的有效施工記錄依據,可謂一舉多得?!痹擁椖抗こ滩坎块L羅漢玉介紹道,通過運用智能信息技術,實現了軟基處理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變革,助力工程建設提質增效。
截至目前,該項目依靠此項創新技術已取得得多項科研成果。其中,“基于5G互聯網的真空壓力泵在線監測系統”已成功申報國家發明專利并受理,“真空壓力泵在線監測裝置”已成功申請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并受理,發表論文1篇;“5G新技術在智慧工地安全生產中的應用實踐項目”成功入選2022年珠海市垂直行業5G創新應用項目,并獲得珠海市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1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